毕节报考指导

首页 > 教师招聘 > 报考指导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浅析

贵州华图 | 2023-09-06 11:44

收藏

2024教师·暑假作业 2024教育综合知识·易错题 2024贵州省教师·备考大礼包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浅析

 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标志着其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逐步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所以也是历年的幼儿教师资格和教师招聘考试中的*频考dian。那么今天我们就专门针对于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这一个知识点进行解析。

亲社会行为一词*早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森伯格于1972年,用来指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让他人乃至社会获得益处的行为。因此,提出亲社会行为又称积极的社会行为,属于社会性行为这个大范畴,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视为儿童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过程中*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亲社会行为的表现通常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同情、关心、谦让等行为。学前儿童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亲社会行为,*根本的原因就是移情能力的发展。移情能力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一种能力。“移情”与“同情”是不相同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不表示我们与那人有相同的感受。例如我们了解某人为何会这样愤怒,并不表示我们也有愤怒的感受。何谓移情呢?移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理解和欣赏别人的感情。它是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道德品质,*持心理健康,乃至走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考题经常考察亲社会行为的客观题中,往往会把亲社会行为与移情放在一起考察。

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记忆。如果把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对于大树的成长起根基作用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移情是引起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根本因素。在移情的根基之上,起养料作用的就是围绕在儿童日常生活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中的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父母的友好教养方式培养孩子更加积极向上的性格,让其更加愿意去亲近他人,走进他人。父母良好的处事风格也会成为孩子亲社会行为的学习榜样。父母应以引导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反应,逐步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伴之间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态度,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孩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理解友谊对自己的重要性而开始为同伴考虑,并且具有亲社会行为的幼儿也会成为其他幼儿学习的榜样。*后,除了围绕在幼儿生活周围的环境,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还有这棵大树所处的外在环境,就是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崇尚和平的民族,所以我们的整个社会环境推崇的就是与人为善的亲社会行为,所以幼儿也会潜移默化受到影响。而崇尚武力的古希腊民族斯巴达,他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就是武力解决一切,这自然而然的影响其民族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video_light推荐阅读:

>>>【贵州-教育综合知识】24年教师招聘笔试系统班

>>>【教综】24年教师招聘笔试系统班

>>>2024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悦享班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尊享班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